【导语】:“2015上海广播节”将于2015年10月15日至10月24日举办。上海东方广播中心将联合海内外近百家华语电台,共同打造一场集行业交流、融媒探索、听众互动于一体的盛会,探索新传播环境下声音媒介的更多可能性。
地方“稀有剧种”的生存现状堪忧,保护和传承是当务之急。
将于10月15日至24日举办的“2015上海广播节”中,“九州百戏——全国稀有剧种展演”将汇聚极为小众的14种地方剧种,让观众见识这些濒危剧种的魅力。SMG东方广播中心戏曲广播总监赵虹在采访中说,计划在两年时间内,向听众推介约100个剧种、曲种,其中包括濒危剧种、稀有剧种、国家级省部级非遗剧种。
2014年7月,上海广播电视台公益媒体群成立。作为其中一员,上海戏剧曲艺广播制定了“九州百戏”推广计划,作为与该计划相对应的节目出口,戏曲广播在每周六上午10点全新开播了戏曲专题节目——《九州百戏》。节目从开播以来,已经陆续介绍了福建莆仙戏、广东白字戏、甘肃凉州贤孝、北京琴书、东北大鼓、广西彩调、贵州侗戏、山东五音戏、柳琴戏、湖南湘剧、藏戏、陕西阿宫腔、浙江甬剧、绍剧、婺剧、江苏通剧、锡剧、丹剧、南京白局、河南越调、海南琼剧、山西四大梆子、台湾歌仔戏等近40多个剧种和曲种。
10月17日的“全国稀有剧种展演”上,14个地方剧种在兰心大戏院登场,包括奉贤山歌剧《摸花轿》选段、碗碗腔《三月桃花》、岳西高腔《玉簪记》选段“追舟”、长沙弹词《雷锋参军》、太康道情《王金豆借粮》选段、通剧小戏《敫桂英行路》、西秦戏《刘锡训子》、宁海平调《狸猫换太子》选段“妆合”、丹剧《天仙配》选段、天津时调《放风筝》等,“其中大部分是国家非物质遗产”,赵虹说。
除了这些稀有戏剧之外,上海广播节还将开展3D直播间体验等互动活动。3D虚拟直播间将在多个地铁站“开麦”,以立体喷绘墙的形式还原丛林、大海、极地等场景,邀路人体验一把“惊险主播”。而亮相于K11购物艺术中心的上海广播艺术展,通过收音机的变迁回溯听觉历史,同时打造视听互动空间。此外,“动感101音乐节”还将落地世博公园,邀请罗志祥、曹格等歌手跟“动感101”明星DJ全程互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