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本地宝 > 资讯快递 > 专题 > 新冠最新消息 > 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布农村防疫提示
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布农村防疫提示
2021-01-21 10:26【我要纠错】

【导语】:近期,国内疫情呈现的特点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,在上海乡村,疫情防控的弦仍旧不能松。年关将至,为了过一个平安吉祥年,1月20日,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向村民朋友们发布“七不”防控措施。

  1、亲朋邻里·不扎堆减少串门频率,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。不参加麻将打牌、扎堆聊天等聚集性活动。电话和网络同样能交流情感,更安全、方便和快捷。

  2、红白喜事·不大办

  特殊时期,建议红白喜事从简,避免集中聚餐。无论在饭店还是在家,二人以上合餐时,都应使用公筷公勺。

  3、常备口罩·不忘戴

  随身携带口罩,在密闭空间内、人群密集区、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时,及时佩戴。到医疗机构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。戴口罩前和脱口罩后都要清洗双手。

  4、洗手通风·不大意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简便有效的措施;用流动水+洗手液/肥皂,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,每次不少于20秒。经常开窗通风,每日至少2次,每次30分钟以上,以形成空气对流为佳;开窗的同时注意保暖。

  5、合理用厕·不随意注意厕所清洁卫生。便后及时冲水,冲水时盖上马桶盖。便后牢记要洗手。严禁随意倾倒或直接排放粪污。尽量不使用便桶,不将便桶放在河道等水体中冲洗。

  6、禽畜宰杀·不沾手

  避免宰杀禽畜。宰杀时应戴手套,不要用手直接接触。接触生鲜食材前后要洗手,避免用脏手揉摸眼口鼻。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生的肉制品,防止溅洒污染。

  7、咳嗽发热·不忍耐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。若出现可疑症状(如发热、咳嗽、呼吸困难等),应戴上口罩,及时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。
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公众号上海本地宝,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【隔离】可获国内各地隔离政策查询入口。

手机访问 上海本地宝首页

  • 上海市委市政府致信全体市民:感谢理解支持和付出 共同守护家园守护城市

    3月31日,上海市政府发了一封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,感谢理解支持和付出,让我们共同守护家园守护城市。

  • 2023年1月8日零时起上海调整入境人员相关管理措施

    自2023年1月8日零时起,上海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。对尚在沪处于隔离管理的已入境人员,1月7日统一完成一次核酸检测,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者,解除隔离进入社会面。

  • 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员集中隔离

  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26日晚发布《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的总体方案》,方案明确,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,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。

  • 上海返乡防疫政策最新规定(持续更新)

    自2022年12月8日起,上海取消来沪返沪人员报备规定,取消三天三检、落地检等相关政策,详情如下。

  • 2023上海考研防疫要求(补充版)

    2023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即将举行,考生需要在12月21日上午进行1次单人单管核酸检测,并且需要在12:00之前完成。

  • 2023上海考研防疫政策

  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(初试)将于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举行,上海考生需要提前做好考前健康管理,并填写考生健康安全承诺书。

  • 上海各类文旅场所不再查验核酸和健康码

    上海各类文旅场所不再要求查验游客(观众、消费者)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不再要求查验“随申码”等健康码,不再要求扫“场所码”(含“数字哨兵”)。

  • 2023上海明珠湖迎新跑防疫措施要求

    所有参加2023上海明珠湖迎新跑选手需进行实名制登记报名,赛前签署《健康安全责任承诺书》。

  • 12月13日起上海不再查验随申码扫场所码(特殊场所除外)

    12月13日零时起,除养老机构、儿童福利机构、医疗机构、学校(含托幼机构)等特殊场所外,本市其余场所不再要求查验“随申码”等健康码,不再要求扫“场所码”(含“数字哨兵”)。

  • 上海虹桥机场防疫最新规定(出发+抵达)

    目前,上海虹桥机场不再查验旅客健康码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进入航站楼测温扫场所。

  • 澳门来沪要三天三检吗

    不要。自2022年12月8日起,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不再实施 “落地检”“三天三检”。

  • 2022上海密接的最新政策

    自2022年12月8日起,上海对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,实施“5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”。

  • 热门推荐